传统艺术传承,要传于形承于心
来源:百度  2022年09月21日03:57
 

 

普及京剧唱演片段、京剧手势妆容、各种唱腔区别等京剧知识,用京剧戏腔翻唱古风歌曲……“上戏416女团”火了,这5名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00后女生扮“生旦净丑”、显“唱念做打”,在短视频平台上大受欢迎。仅《探窗》一曲,在抖音播放量超过5000万,点赞量超250万。

 

 

“上戏416女团”的火,是短视频平台上“戏剧热”的外溢。《2021抖音非遗戏剧数据报告》显示,截至2021年11月,抖音实现覆盖98.83%国家级非遗戏剧项目,非遗戏剧视频累计播放600亿次,累计获赞22亿次,过去一年,整体播放量同比增长1倍;受众群体方面,“90后”“00后”已成为听非遗戏剧的主力,占总观众的52%。

 

 

“曲高和寡,后继无人”,前些年,说到传统艺术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这几个字。老艺人不好过,年轻人不关注,成了包括戏曲、国画、皮影、民乐在内的传统艺术传承的现实困境。这跟传统艺术的传播途径匮乏、传播方式陈旧、传播内容接受门槛高不无关系。由于过度依靠书刊杂志或电视节目等平面渠道,单向度传播很难打动年轻人,加上年代日益久远、话语方式更迭,传统艺术跟当代人的生活有着很深的隔膜。

 

 

但传统与现代、古典与新潮,并不相互排斥,反而可水乳交融。正如京剧表演艺术家王佩瑜所说的,“世界上只有两种人,喜欢京剧的和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。”戏曲等传统艺术本就有着深厚的文化魅力,它对年轻人并不缺乏吸引力,只是它需要依托内容传播形式与内涵的创新被人们看到、听到、悟到,需要拿捏好传统文化的“古”与传播载体和方式的“新”去更好地呈现国粹之美、文化之魅。“国潮”兴起,“文物戏精大会”火爆,《唐宫夜宴》出圈,都印证了这点。

 

 

传统艺术传承,要传于形承于心。文化学者胡正荣曾将“认知”和“认同”作为文化传播效果评估的两大基本标准:“认知”事关接受者对传播内容的了解,体现为“接触程度”,会反映在“知识增量”上;“认同”事关接受者对传播内容的美誉,体现为“接受程度”,会落脚于“行动改变”上。传统艺术传承,就得让人们在提升认知中增加认同,在更多了解中对其生出更多热爱。

 

 

梨园戏国家级传承人曾静萍说过:艺术的传承,不能靠“硬塞”,需要依靠文化的滋养。滋养连着的往往不是暴力浇灌,而是潜移默化、润物无声。这就需要传统艺术传播能贴地面、接地气,网民在哪,传播渠道就到哪,网民喜欢什么,传播方式就呈现什么样,最终让“旧”范式加载“新”形式,让“冷”内容实现“热”传播。

 

 

戏曲类视频受追捧,“上戏416女团”狂圈粉,为传统艺术在当下的传承提供了启示:在短视频已成为全民文化消费与信息接受重要介质的情况下,传统艺术传播也该不拘泥于剧场戏台,而应“随时以举事,因资而立功,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”,顺应新兴传播规律,根据短视频的接受情境和感官化内容形态特征,对既有传播样式进行革新,通过可视化的呈现、场景化的表达和内涵化的提炼,让传统艺术变得又萌又潮又有趣,入耳入眼更入心。

 

 

实质上,很多传统艺术都是“内可以乐志,外可以养身”,“启人之高志,发人之洁气”,重要的是让它“活”过来,而非只可远观不可互动。而短视频就是天然的传统艺术传播场:高清呈现的特点,能最大程度地还原艺术美感,给公众视觉冲击;传统元素跟生活场景的嵌合,则能消除那份距离感,让人们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;加上可互动可交流,更能激起人们的兴趣。

 

 

西方美学家屈尔佩说:在审美过程中,“抽象移情”之外还存在“具体移情”。而在新载体上“活”过来的传统艺术,就能引发人们的“具体移情”。凭着短视频的唤醒、激活和复现,人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会更丰富,认同会更强烈。人们开始认识到,戏曲看似陈旧的服饰背后,是经过了N代人的改善,那些花纹造饰才在光感下呈现出独特美感;听似老旧的唱法背后,是经过无数个日夜的练习,演员才能在台上展现通透亮嗓。传统艺术也由此变得更加生动可感。

 

 

值得一说的是,部分平台的个性化推荐分发,还能让传统艺术爱好者形成因趣而聚的趣缘共同体;PGC+UGC+PUGC的内容生产方式,也能带动传统艺术在“生产-接收-传播”正向反馈链路中的可持续传播。这让传统艺术传播少了“后继无力”之虞、传承少了“断代”之忧。

 

 

说到底,传统艺术是“遗产”,但“遗”字对应的,应是遗传,而不能是遗失。只有拥抱新传播工具和形式,传于形承于心,才能让它不断迸发新活力、焕发新光彩。

 

 

文/仲鸣

 

 

图源/中国文化报

 

 

编辑/潘洪其